今天是

玛纳斯县残联着力打造“康复之家”让残疾人融入社会

发布时间:2016-05-30来源: 点击数:

“恢复健康,拥有和正常人一样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能力。”这是众多残疾人的心声。为帮助他们实现梦想,尽快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近年来,玛纳斯县残联将建立和完善县级残疾人康复中心和乡镇、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站作为促进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切入点,累计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共建立各类康复机构14个,开展康复训练8万余人次,训练有效率达90%以上,机构建设、器材配备和康复技术服务在全疆县市中均处于领先水平。2013年,建起了总投资1400万元、建筑总面积为5096.39平方米的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康复中心一楼1000多平米用于康复训练功能区,在强化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融入了心理疏导、娱乐治疗等康复模式,脑瘫儿童、智障儿童、肢体残疾人在这里都能得到免费的功能训练,功能齐全的训练设施、干净舒适的训练环境、服务周到的康复人员,每天都有朗朗的笑声从这里传出,每位残疾人都感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

罗美莲今年53岁,家住试验站,4年前的一次意外车祸使她头部损伤严重,双侧颅骨粉碎性骨折导致高位瘫痪,在乌市医学院经过2个多月的抢救,光医药费就花去40多万元,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了,瘫痪在床的罗美莲曾几度想轻生。当时,她的两个孩子都在乌市上大学,家里全部的收入就靠十几亩地和一个养鸡场。这次意外事故导致家庭负债累累,因病致贫。县残联了解她的情况后,多次入户走访,动员她到康复中心参加康复训练,几经耐心给她讲说康复知识,是她动了心,罗美莲在丈夫的陪护下来到了县残疾人康复中心接受康复训练,在康复指导医生和专职康复员的正确指导训练下,她坚持每天进行功能训练,同时,为方便她在家中也能不间断的训练,县残联又为他配备了轮椅,助行器,拐杖,吊环训练器、等常用康复器材。一年后奇迹发生了,罗美莲不仅能够坐起来,而且还能自己吃饭了,四年过去了,现在的她已经可以借助拐杖缓慢行走了,生活自理能力也提高了,每天在康复中心和大家一起开心的训练,罗美莲的性格又恢复到了患病前,现在她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在县残联的协调帮助下,还为她申请了大病救助,居家助养,新农合补助等,如今的罗美莲和其他康复训练人员一样,已将康复中心看作是家的一部分,每天都到康复中心坚持训练,相互鼓励,相互支持,传递着爱心和信心。

县残联在做好康复训练的同时还着力实施重点康复项目,针对残疾人的实际情况,建立起残疾人需求档案,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康复服务。通过积极开展白内障复明、肢体矫治手术,验配助听器、助视器,装配假肢、适配辅助器具等康复项目,不断扩大康复服务受益面。目前,全县有4000多名残疾人脱残或减轻了残疾程度,年受惠残疾人数在1000人次以上。同时在10个乡镇建立了辅助器具租借点,为残疾人就近就地适配提供了便利。如今,走进全县任何一个康复点,在这里进行康复训练的残疾人准会对您说:“康复中心是我们精神的寄托、康复的乐园,给我们生活注入了希望和活力”。您一定会被这个“康复之家”和睦、温暖的气氛所感染,更会被他们所进行的一场场没有时间和空间距离的爱心接力赛而震撼。

(玛纳斯县残联 尚月霞供稿)

下一条: 和田县残联开展慰问贫困残疾人、免费为 残疾人发放康复辅助器具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