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至25日,由自治区残联主办,塔城地区残联、乌苏市残联协办的第七期“2025年自治区辅具服务人员培训班”在乌苏市开班,来自塔城地区3个县市的30名工作人员参加培训,旨在提升基层辅具适配专业化水平,推进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
明确工作重点 强化实操能力
培训以“精准适配・辅具赋能”为主题,设置政策解读与实操技术两大模块。自治区辅具专家深入解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办法》,便于基层干部开展政策宣传。
实操环节采用“理论+案例+演练”模式,自治区残疾人辅具资源中心辅具评估师史晓娟以轮椅、腋拐等实物为教具,现场演示测量调试等规范操作,并模拟不同残疾场景下的适配需求分析,攻克基层服务难点,确保学员学以致用。
明确工作重点 构建服务链条
培训期间,自治区残疾人辅具资源中心综合业务部主任顾平部署2025年全区辅具服务三大重点任务:一是健全“需求筛查—专业评估—精准适配—效果回访”全链条服务体系,年内完成约2万名有需求残疾人的辅具适配;二是针对肢体、视力残疾群体,试点推广电动轮椅、语音导盲设备等智能辅具;三是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让偏远地区残疾人“不出县”即可享受专业服务。
锚定人才建设 推动服务升级
塔城地区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马新伟在开班仪式上指出,辅具适配是改善残疾人功能的关键,建设高素质辅具服务队伍是重要保障,此次培训是落实“十四五”规划的具体举措,学员要聚焦“学政策、精技术、强服务”,推动辅具适配从“有供给”迈向“优服务”。
据悉,2025年自治区计划投入16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辅具购置、适配服务和技术支持,重点保障困难残疾人需求,随着基层适配人才的培养,全区残疾人将获得更优质的辅具服务。
(乌苏市残疾人联合会汪以玲 供稿)



